Back to Forum Re New

“纪录堂”放映逾两百期 关注生活的多种多样

Post Last Edit by xyyy123 at 2012-6-21 16:11

院内,半平方米见方的布告板上一圈红光簇拥着两行字——纪录堂今日放映《英国小说家们的自述》。十米开外的大厅里,分坐两侧的21个人齐刷刷地盯着正前方投影布上的黑白片,他们正沉浸在每周一次的观赏纪录片的时刻中。
  这里是位于北三环联想桥附近的一座工厂大院,它有个正式称号“叁号会所”。而每周二的晚间,它又成了“纪录堂”,因为此时一些纪录片爱好者会从京城各地聚集到这里来观看纪录片,然后品头论足。

  前晚,是“纪录堂”总第230期。负责推荐每周播出片子的“放映委员会”成员丁瑞告诉记者:“影片所呈现的,是英国小说的辉煌年代,我希望大家结合别国情形,谈谈本国的文学现状。”

  北京有个“纪录堂”


央视原创纪录片《舌尖上的中国》似乎正发酵出“启蒙”的意味。尽管首轮播出已过去月余,关于它的话题依然屡屡见诸报端。“从向公众普及纪录片的层面讲,它的确成功了。”著名纪录片学者张同道说。

  多年来一直“蜗居”偏僻陋室的纪录片终于要走出小众圈子,被大众接受并喜欢上了吗?在国内文艺青年聚集地网站上,有多达百余个纪录片兴趣小组。它们中最早的成立于2005年,人数最多的已超过万人。除了论坛发帖,每周定期放映纪录片的“纪录堂”显然是最特别的一个,尽管它的参与人数并不是最多的。

  令发起人李宏科引为自豪的是,2009年,央视筹建纪录频道时还专门派人到这里“取经”。“无论从专门播映纪录片的时间长度,还是播出纪录片的数量,以及和国内纪录片人接近的程度,我们都够格称为‘元老’。”35岁的他如今从事建筑设计工作,2006年,他和几个哥们儿租地成立了这个名为“叁号会所”的文化活动场所。以“放映世界,讨论生活”相标榜的纪录堂便是其中一个固定项目。在过去6年里,除春节外,每周二晚7时30分准时放映一部纪录片是雷打不动的规矩。

  “我们并没有因为《舌尖上的中国》名声鹊起,你是第一家关注到我们的媒体。而且,我并不期待那种被外力主导的忽上忽下的所谓知名度。”李宏科告诉记者,多的时候能来五六十号人,少的时候只来一个人的情形也出现过。而且,这些年情形大抵相似。他介绍说,到这里来的观众更替很频繁,最久也就能坚持一年。“其实我们更欢迎这样,有人从这里获得后离开了,又有新的群体进来,这个群体才会越来越大。”他将这里形容为纪录片爱好者的“世外桃源”——纪录片遇冷也好,受捧也罢,这里几乎是恒温的。

  吕晓科算是闯进纪录堂的新人。他因《舌尖上的中国》而重新关注国产纪录片。10年前,念大学期间,他曾利用一个暑期租碟看完了50多部纪录片,后来有很多年再未接触过,原因是“好片子太少了。”李宏科介绍说,到纪录堂看片的人,年龄集中在25岁至40岁之间。除非遇到偏政治、战争、历史题材,观者的性别比例基本持平,职业分布也并不很集中。他认为,“有纪录堂的观众在,有更多在各个角落单人单机观看纪录片的人在,纪录片就不能被称为‘冷门’。”在一家文化公司任职的傅涵不仅自己每周到纪录堂看片,还总相邀几位外国友人一同前来。
Back to Forum